中国癌症基金会联合腾讯举办国际HPV知晓日活动

  中新网3月5日电 4日,由全球性学术公益组织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(IPVS)发起的“国际HPV 知晓日”活动在中国如期开展。今年活动由中国癌症基金会(CFC)、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专业委员会联合腾讯医典、腾讯医疗健康共同举办,宣传主题为:HPV防治知识,互联网速度传播。

  该活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、WHO全球消除宫颈癌专家组成员乔友林教授牵头组织,以腾讯医典、腾讯医疗健康为战略合作平台,发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、河南省肿瘤医院、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、济宁医学院、大连医科大学/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专家组成员进行科普宣传,并开展HPV知识竞答活动、HPV科普作品征集等多种形式线上活动,加速和扩大HPV 防治知识的传播。

  在科普知识宣讲活动上,乔友林教授指出:“了解,是我们战胜病毒的第一步。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就是一个与疾病的抗争史,‘上工治未病’就是我们先辈智慧的结晶。无论是已经消灭的天花,接近消灭的小儿麻痹,即将消除的宫颈癌,还是正在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,面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,帮助人们克服恐慌、积极主动预防是我们攻克疾病的利器和法宝。”

  80%的人一生中都会感染HPV

  人乳头瘤病毒(Human Papillomavirus),简称 HPV,是一个拥有 200 多个基因型的DNA病毒。据统计,超过80%的女性都会在一生中某个时刻接触人乳头瘤病毒(HPV)。性行为是HPV感染的主要途径,生育次数多、长期使用避孕药都会增加HPV的感染风险。手足、肛门、口腔甚至咽喉黏膜等部位的亲密接触也会引发感染。此外,母婴传播多见于自然分娩过程引起。

  虽然大多数型别HPV感染可能不会造成伤害,好比宫颈得了一场“感冒”,但某些型别HPV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、肛门癌等危及生命的癌症。据估计,全球每20个肿瘤患者中就有一个与HPV感染有关。如不采取措施,预计到2030年全球死于宫颈癌的女性将增加50%。在我国,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第六位,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0.64万,死亡病例4.77万。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,多种癌症过去12年间发病率均较平稳,且部分有下降趋势,但宫颈癌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。

  三级预防综合防控宫颈癌

  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病例(99%)都与HPV感染有关,其中最常见的高危型为HPV16及HPV18,超过90%的宫颈癌都与持续感染这两个高危型HPV有关。宫颈癌是目前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中唯一病因明确的肿瘤,

  为此,2017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提出三级预防策略:一级预防是健康教育和接种相关疫苗;二级预防是对癌前病变进行筛查、诊断和治疗;三级预防是对宫颈癌进行及早治疗。然而,由于公众缺乏认知、可及性等原因,我国HPV疫苗接种率仍较低。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也明确提出: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。

  目前已有多个HPV疫苗在中国上市。此外,HPV初筛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相结合,可有效提升癌前病变的检出效果。HPV各价疫苗接种的年龄有所不同。接种二价HPV疫苗适合年龄为9-45岁,接种四价疫苗的适合年龄为20-45岁,九价对应的接种年龄为16-26岁。

  对于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,25岁以后都需要筛查。25-29岁女性可以每三年做一次细胞学筛查;30-64岁之间每五年接受细胞学和HPV DNA联合检测,或每三年做一次细胞学筛查。对于65岁以上女性,如果既往10年筛查均正常,则无需继续筛查。

  2030年实现“90-70-90”目标

  由于宫颈癌的病因明确,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出“消除宫颈癌危害”的总动员令,计划到2030年90%的女孩在15岁前均接种HPV疫苗,70%的女性在35和45岁时各接受一次高精度的筛查,90%被确诊患有宫颈疾病的女性接受治疗和护理,降低30%宫颈癌死亡率。

  研究显示,如果采用疫苗+筛查结合的优化策略,中国有望于本世纪内在公共卫生层面消除宫颈癌;如增加资源投入,则可加速消除宫颈癌的进程,预计提前到2057-2060年达标。与此同时,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在加速这一目标的实现,“腾讯觅影”已实现利用AI技术进行阴道镜检查的辅助诊断,赋能基层,有望打通消除宫颈癌链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0

您可能也喜欢
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